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蜀臣 > 第123章 以国争(3/4)

第123章 以国争(3/4)

上一页蜀臣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魏国便是失去了陇右。

一步先机,便是步步领先。

魏蜀双方攻攻防战的优劣势,只会随着时间的拉锯,变得越来越大。

然而,就此将陇右拱手相让,亦不是曹真能接受的。

是故,他将自己关在营帐内一昼夜后,便遣人寻了郭淮来。

“陇右之失,非战之过。上邽失守,亦非伯济之过。”

先是将郭淮将战败之责中摘了出来,曹真方嘱咐道,“如今左将军不幸身损,安定郡贼子杨条未诛,萧关道恐难安。伯济且去安定郡,督将军魏平及戴凌休整士卒,诛杀贼子杨条,守萧关不失。”

此话方落,郭淮便忍不住虎目微湿,俯拜于地。

诚然,正如曹真所说,陇右之失乃非战之过。

若是陇右三郡皆不投降,便是分散了蜀军的兵力,让他免于数万大军昼夜围攻,未必不能一直坚守着上邽城,等到曹真的大军来援。

且,早在去岁的时候,他便上表雒阳,隐隐指出了蜀军恐会出兵的迹象。

只不过是雒阳庙堂,不以为然,没有益兵来提前布防罢了。

然而,大魏砥柱之将张郃忧愤而亡,陇右俱被蜀军占据,还有数万大军的死伤,如此惨烈的战果总要有人来承担。

他身为雍州刺史,难辞其咎!

哪怕没有因战被废为庶民徙边千里,亦会夺爵贬职。

毕竟,关乎朝廷颜面之事,本就无有对错之分。

今曹真让他去安定郡督战,剿灭叛乱贼子杨条,便是有心为他脱罪。

乃是以讨平叛乱之功,减轻雒阳衮衮诸公的攻讦。

他安能不感恩涕零?

自然,生长于燕赵之地的边陲男儿,鲜少作戚容。

他拜辞后,赶往安定郡之途,心中亦然作誓他日必以死报曹真维护之恩。

而待他离去后,凭案端坐的曹真便凝眉成川,眼眸之中尽是复杂。并非是对郭淮有别样心思,而是思虑着半月前的破釜沉舟之策:以国力耗死巴蜀!

然也!

他想亲自领数万大军,兵出武都郡!

如今武都郡的大散关,已然废弃多年,陈仓道虽崎岖而粮秣难运了些,然蜀军并没有遣军扼守。

他若走陈仓道入河池县,隔断汉中郡与陇右的联通;再别遣偏师入沮水的发源地东狼谷,威逼汉中阳安口,便可让蜀军进退失据!

其依据,乃是蜀军的粮秣!

巴蜀兵出陇右,能出其不意阴袭,所携粮秣必然不丰。

哪怕陇右三郡皆投降,也无法供应七八万大军数月的损耗。

且,今岁因战事起,陇右的春耕已然耽误,蜀军新得陇右之地,为了收买人心而图郡县归心,必然要分粮哺育黔首百姓。

他只要截断蜀军的粮道,就可逼迫蜀军不得不来武都而战。

如此,便会让蜀军无法守住陇右。

新夺之地,本就不安稳。

蜀军若是留在陇右的兵力多了,便难于逼退河池县及东狼谷的魏军。

反之,尽起大军来战,陇右空虚之下,必不可守!

毕竟,凉州的魏军多骑,而蜀骑少!

只需以利募羌胡五千骑,再遣魏骑三千,便可分作十队轻装前进,倚仗着强大的机动力频频骚扰掳掠陇右各郡县。

让蜀军疲于奔命,首尾不能兼顾。

时过一月,陇右大族及黎庶苦于动乱,自会来寻魏军里应外合,将蜀军尽驱赶出陇右。

且,无需担忧蜀军会反其道而行之。

关陇三道他攻不进去,但若是转为扼关隘而守,逆蜀也别想攻进关中来。

如此定策,将逆蜀拖入无休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蜀臣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