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大明小公爷 > 第770章 安南三策(2/3)

第770章 安南三策(2/3)

上一页大明小公爷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黔宁王沐英一例,派出要员统领安南十一个卫所和三个守御千户所,震慑安南宵小,一旦发现有造反的苗头,就一个字杀,威慑安南残余的反对势力和百姓。

至于诱之以利,就是把安南当做大明的粮食产区,让安南百姓种粮,利用海运之利运粮北上,换取内地的各种生活物资,提高安南百姓的生活水平,让百姓心向大明。

最后一条,灭之以礼则有点玄乎,那就是在安南地区强推儒家学堂,所有适龄孩童必须入学学习儒家经典和大明官话。三人提出了“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的观点。

曾啓三人认为用这三策,可以在十五到二十年的时间,将安南之地彻底化为大明领土。

朱棣也看了这篇文章,于是召三人武英殿问策,三人都是满腹才华之人,说起来头头是道,问答之间,颇为自信。

曾啓三人的安南三策,是李云睿撺掇三人写的,美名其曰“约稿”。

这三策并不是李云睿授意,而是完完全全由三人自己主导完成,当然这其中很多理念,都是李景隆跟他们谈过的治国理政方法,三人将其消化吸收,制定了这三条策略。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

对于这一点,三人也不否认,在武英殿问策之时,非常坦诚地说出这些策略是受曹国公李景隆的启发。

对于三人的坦诚,朱棣倒是非常欣喜,认为这是君子坦荡荡的表现。

李景隆和曾啓三人的交往,以及席间的谈话,朱棣心里门清,哪怕李景隆不在朝堂之上了,朱棣对李景隆的监视也没有放松过。

问完策之后,三人又给出另外两个建议,一个建议是可以将安南作为一个试点,实验李云睿提出的朝廷机构设置,美名其曰“特区”;另一个建议是朝廷先期不要往安南派遣基层官员,而是选拔一批秀才、举人,进入安南教书,然后根据起教书的成绩,选拔优异者充实到基层官员队伍中。

朱棣听了之后,觉得很有道理,毕竟安南是新占之地,再怎么折腾也不会影响到大明本土。

经过多方征集意见,永乐五年二月初一,丙戌日,朱棣下旨。

擢升曾啓为安南承宣布政使司左参政,从三品,代行布政使职;擢升周述为安南承宣布政使司右参政,从三品;擢升周孟简为安南按察司按察副使,从四品,代行按察使职;于南京城中招收六千名士子,前往安南教化当地百姓。

另外朱棣下旨云阳伯陈旭统领安南十一个卫所,三个守御千户所,镇守安南,以防止宵小作乱。

这个旨意通过《大明日报》,很快传递到应天府、浙江两地,与旨意同时出现在报纸上的还有一则招聘启事,那就是安南承宣布政使司招收六千名士子。

月薪五两,包吃住,有机会成为安南十七府、四十七州、一百五十七县的各级官员!

身份证-伍陸彡彡陸伍

是去呢,去呢,还是去呢?这还用得着考虑吗?通过科举之路走上官途,太窄了,每三年不过两百多人,现在有机会不用通过惨无人道的科举考试,就能当上官,不去就是傻子……

关键是六千人中,最终招收各级官员的数量高达一千两百人,五比一的比例,这可比科举高了不知道多少……

应天府和浙江两地的士子发了疯般地冲向了南京城,参加招聘考试。

看到士子们踊跃报名的场景,李云睿长舒了一口气。

这一波操作的第三个目的,算是达成了!

历史上,安南打了下来之后,没过一年安南就叛乱了。

光是永乐年间,安南就出现了三次叛乱,所以才有四征安南的典故。

这一点,不符合李云睿的设想。

网页版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大明小公爷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