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 第66章 第66章秋日守城(2/3)

第66章 第66章秋日守城(2/3)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不够,书房内有些昏暗,不够亮堂,摇曳微光下,裴少淮看到父亲两鬓白发又多了。水利、收成、水寇、镇海卫……这多棘手的时候,确实耗费心神。

裴少淮问道:“父亲有心事?”

“还是守城的事。”裴秉元说道,“秋收时日临近,百姓等粮食过,贼寇也等抢粮食过,我这心里愈想愈是没有底,总觉得准备得不够,又不知该从何处下手。”

其实裴秉元做得已经够多了,临时组建的民壮队伍,可是比往人数多两倍不止。治水之道是他实践『摸』索来的经验,而兵家御敌,他没有多经验。

“关于看守粮食,孩儿这日有些新想法,可供父亲参考。”裴少淮道。

巧了,他父亲刚好都考虑到同一件事了。

裴秉元前一亮,他知晓儿子的想法素来是颇有效的,兵家见识又曾得过兵部尚书的赞誉,于是高兴道:“淮儿请说,为父恭听。”

裴少淮来到案前,先在纸上写下了一句话:“作之而知静之理。”

解释道:“倘若知晓贼寇上岸抢粮的规律、时日,衙役民壮提前防备,即可抢占先机。孩儿以为,贼寇的一条规律,可为父亲防御所用。”

“是何规律?”

“镇海卫与贼寇相勾连,贼寇前,镇海卫势必预先知晓消息,配合演好整场戏。”裴少淮应道。

裴秉元恍然大悟,有些激道:“我省得了。”又来回踱步自言自语分析道,“军寇勾连,我等皆以为只有害处,却从未想过利用此掌握先机,妙呀!水寇四处游窜,想要打入其内部,恐怕不易,可镇海卫就杵在前,只需打探到他们夜里要,大抵就是贼寇之时……”

又见裴少淮在纸上写下两字:“合纵。”

史上,齐、楚、燕、韩、赵、魏六国联合抵御秦国,称为合纵。

裴少淮解释道:“镇海卫占据理之优,得尽好处,一家独大,周边的其他卫所难免心生觊觎,也可为父亲所用。”

这回,裴秉元没有马上明白,他疑『惑』道:“大庆有律例,各卫所之间不可逾界兵,其他卫所岂敢兵支援仓州?”

“不可逾界兵,总可以海游弋巡逻罢?”裴少淮说道,“若是正好见到有架空贼船停靠在岸上,杀过去夺了贼船,也算功劳一件了。”

裴秉元当即了然,儿子的意思是,不仅要防御贼寇,还要断了贼寇的后路。

水寇为何难治?因为他们来得快,跑得也快,抢到粮食马上离开,登船速速遁走。

一旦到了水上,他们时散时合,游走灵活,根本无法伤到其根本。

若是有人在断了他们的船只,贼寇留在岸上,便只有躲藏逃窜的份。

裴少淮又道:“贼寇们下不了水,便只躲,届时,父亲派人慢慢搜查抓捕就是了。”

裴秉元点头,应道:“为父这日便去镇守其他县的卫所,与他们商议,此法有分可行。”

又问:“淮儿可还有其他良策?”

“剩下的算不得良策,只算是些小伎俩罢。”裴少淮应道,“譬如粮食离海岸愈远,粮食存储得愈分散,贼寇们愈是难抢,即便抢到了,也要花上不少时日搬运粮食。”

父子二人就此件事细细长谈,直到烛泪坠,堆成了小山,微弱的火光熹微将灭,二人反应过来,已是夜深人静。

裴少淮离去前道:“父亲行,身边务必带人,多加小心。”

“我省得,你放心罢。”

“父亲若捕得百上千贼寇,也算功劳一件,加上夏日治水、秋日丰收,此功绩足矣。”

裴秉元明白儿子指的是何事,遂点头。

……

……

秋深时,田间稻浪,百姓弯腰曲背抢收稻子,再一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