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家兄朱由校 > 第两百四十二章 自取其辱的土默特(3/6)

第两百四十二章 自取其辱的土默特(3/6)

上一页家兄朱由校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可是一直盯着他们呢……

想到这里、朱由检也回到了会厅,而曹文诏也跟着走了进来。

只是当他走进来后,朱由检却摆手道:

“罢了、你先回去休息吧,我估计素囊的使者明后天就会抵达杀虎口。”

“我倒是要看看,这个使者到底想说些什么……”

朱由检眯了眯眼,眼中尽是戏谑。

他是没有想到,蒙古人的消息这么落后,居然连现在明军的武风有多盛都不知道。

这么想着、在曹文诏走后,朱由检也带着一丝醉意回到了卧房,短暂休息了一夜。

之后的几天,他不是在监督京城方面的消息,就是和赛罕聊着漠西漠北的地形和形势,渐渐也了解了漠北和漠西的一些事情。

总的来说、现在的漠西也不太平。

瓦剌(卫拉特)和漠北的外喀尔喀蒙古打的不可开交,内部更是因为常年的征战而积攒了大量的矛盾。

加上瓦剌盟主的拜巴嘎斯提倡藏传佛教,在整个北疆和漠西地区推行黄教,因此很不受大量绿化的诸部领主待见。

此时的瓦剌,已经渐渐分裂为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四部,各部兵力在一万到两万人不等,瓦剌的总兵力则是在五六万人左右。

至于南边的叶尔羌也分裂成了大大小小几十个汗国,而北面的外喀尔喀还是和朱由检所获的情报一样,由三大领主分治,兵力在三到五万左右。

总的来说、整个西域和漠北的势力都处于零散状态,如果没有小冰河大旱,朱由检完全可以在几年内一波平推过去。

但现在小冰河大旱还没有过去,他暂时没有向西和向北动兵的想法,目前他最想要的,还是先收复南洋和河套,迁移人口。

之后在稳定大明的情况下,等待辽东民力恢复,然后组织一波远征,一波带走建虏。

“依你之见,我麾下这上直三万铁骑,能北击多少胡骑?”

与赛罕走在雪中,朱由检在意的问了一句,而赛罕听到后则是说道:

“若是殿下信任,兀鲁特部一万五千余人可以为殿下随军放牧。”

“只要羊群足够,再备上豆料和粮食,殿下这上直三万铁骑,足以横扫塞外。”

赛罕不是在吹嘘,他敢这么说是因为这几天的时间已经看清楚了上直三万铁骑的家底。

首先是三万支备用步铳,随后是两支骑铳,最后也是最恐怖的,是那一千门五斤燕山大将军炮。

自家的军队自家知道,由于明军常年没有用火器混成部队出塞,这也就导致了一旦交战时火器声音太大,马群就会有受惊的可能。

马群一旦受惊,大军的阵型就会变乱,而这种时候,装备到牙齿的上直铁骑一旦面突冲阵,那是十万胡骑都抵挡不住的。

当然、这里说的胡骑是没有披铁甲的胡骑。

至于为什么后金和明军交手中没有这个烦恼,主要还是努尔哈赤对八旗的训练,都是针对明军战法的训练。

努尔哈赤将马场设在火铳厂和铸炮场,铁匠铺旁边,因此后金战马常年受惊,自然也就适应了火炮。

不过、复辽一战明军重创了建虏最精锐的四万马步兵,还俘获了大量经过火炮训练的战马,后金那边恐怕到现在都没有恢复过来。

这一切,朱由检也是清楚的,而他在听到了赛罕的话后,首先就是分析了一下明军历次出塞的后勤方式。

国初的洪武、永乐,还有正统年间的北伐,大多都是民夫运送,所以出动人数极多。

到了明代后期,大军出塞的次数屈指可数,深入距离有限,只需要带足一个月的军粮就足够,也没有什么后勤压力。

因此在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家兄朱由校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