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2章战场之外(4/6)

作品:《诡三国斐潜

得盆满钵满,吃得满嘴流油了……

所以一问打不打?这些家伙肯定叫嚣着要打,口喷白沫的表示不打不是英雄好汉,骠骑斐潜这么多优势,平推曹操都能赢!反正打也不是他们上阵打,死也不是他们去死,恶名还都是斐潜背,好处这些家伙拿,这么爽,谁不想?

华夏大部分时间的军队,都是很讲究后勤补给,从大汉建国以来,被北方游牧民族压着打也是有一些这方面的原因,等到大汉粮食等物资储备足够了,又将游牧胡人打得没脾气,尤其是秋冬,搞一次胡人就衰弱一次,最终匈奴也不得不西逃,去祸害欧洲去了。

而在这些后勤转运之中,最为关键的不是交通,或者说交通还不算是成为最大的痛点,重要的还是贪腐。

汉武帝当年打匈奴,近期汉灵帝也和西羌打了几十年,但是结果却完全不同。难道说汉灵帝花的钱财物资比汉武帝少很多么?所以才打不赢的?亦或是汉武帝时期的交通反而会比汉灵帝还要更好?很显然并不是,而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太多的人鲸吞蚕食,使得十分的物资运送到了前线,往往剩不下一分!

帐篷的布料,可以拿来卖钱,修补的木料铁钉,也可以卖钱,更不用说更好转卖的粮草用度了,旋即各种名目词汇不停的花样翻新……

以至于到了后面的王朝,竟然前所未有的创造出各种新词汇,比如『火耗』、『踢斗』、『飘没』等等,甚至朝堂还默认了这其中的损耗,甚至在开始发出辎重的时候就将这一部分的『消耗』先行计算在内了……

在古代华夏的封建王朝之中,『权』和『利』相互比较的时候,『权』明显的权重更多一些,有了『权』自然有『利』,重点是落在在『权』上,『权』是根本。这一点和资本主义社会则是不太一样,在资本主义国家之中,资产阶级往往是先有了大量的『钱』,进而觊觎更多的『权』来保障其『利』,亦或是摄取更多的『利』,其核心不管是当一地官员也好,或是勾结地方政要也罢,甚至是摄取什么代表国民的参议院众议院职位,其实更多的依旧是为了『利』。

在封建王朝之中,贪腐是一种难以根除的现象,因为和『权』的联系太过于紧密了。官吏利用手中的权力,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强索他人财物,收受贿赂。侵吞国家财产,假公济私,以满足自己事实上永远也满足不了的欲望。

虽然说在很多封建王朝之中,都特别制定出了贪腐的罪名,甚至还有像是明朝的扒皮充草的刑罚,不可谓不严厉,但是实际上贪腐依旧贯穿了整个的封建王朝,涵盖了所有的范围,从西周、春秋战国到秦汉、魏晋,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史书中都记载了大量的各级官吏贪污受贿的事实。

而且封建王朝越往后发展,贪腐现象以及腐朽程度便是越发的眼中,宋朝的包拯就曾言说宋朝官吏当中十有六七都是贪腐,而到了辫子朝,基本上就已经是全员腐败,然后极个别的清官凤毛麟角一般。

『诗有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於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故贪腐之吏,自古有之,然敛财之道,无非五途……』山岚细细之中,斐潜看着天空,缓缓的说道,『《礼》曰,用人之仁,去其贪。士元今任司直,当知贪腐之途,极难根绝,宛如稗草,应时时除之……』

『以权强占,借律勒索,多为地方官吏所为是也,或因地偏,或通监察,勾结乡绅,搜刮民财……』斐潜缓缓说道,『此等为蚕食之辈,所利虽微,然则众也,日积月累,刮地三尺……』

『其二,借赋税之机,行贪腐之事。或已有而重派,或私事而公派,或小事而大派,或暂时而久派。罪归公府,利归私人……此等之辈,皆为定食,上遮下掩,绵延千里……』

『其三,兴修水利,军务开销,建桥铺路,皆为大项开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诡三国斐潜 最新章节第2112章战场之外(4/6),网址:https://www.1234u.net//292/292868/2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