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文娱抗日上海滩 > 第二百三十六章 人物原型(3/3)

第二百三十六章 人物原型(3/3)

上一页文娱抗日上海滩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此时,德国占据的波兰,价格最低的劳动力,就是犹太人。雇佣犹太人的工资,远低于雇佣波兰人。所以,辛德勒开始大量雇佣犹太人为其工作。

而无论是什么工厂,老板最喜欢的就是那些技术超群,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工人。辛德勒也不例外。为了保证其手中的劳动力充足,他开始从德国人的手中回护这些为他工作的犹太人。

原本,这只能算是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交易。可是,当时间逐渐过去后,人心逐渐改变。人的情感逐渐淹没理性。和犹太人朝夕相处的辛德勒,对为其挣下大钱的犹太人逐渐有了感情,并且,这种感情开始扩大外延。最终,辛德勒开始同情犹太人。

到了这个时候,辛德勒便不再单纯的计算金钱上的利益。他开始保护自己工厂中,工人的妻儿子女,甚至残障人士都由辛德勒声称为必要的机械或金属工人。其实,辛德勒所拯救的犹太人,除了名单上的一千二百人之外,还有其他不少不在名单上的人。

一九四四年,十月,辛德勒曾经安排奥斯维辛集中营中三千余犹太女性,由奥斯维辛集中营转移到苏德台地区的小纺织厂,此举将大大增加这些人的存活希望。虽然战后并无人统计。

一九四五年一月,一辆装有二百五十名犹太人的火车到达布瑞恩利兹,他们被一处波兰的矿场拒收。到达布瑞恩利兹时,已经有十二人冻毙。余者身体状况极差,根本无法参加工作。辛德勒和妻子埃米莉将幸存者送入工厂,并且在一个临时搭建的医院中照料他们直到战争结束。

一九四五年,五月七日,德国人战败后,辛德勒因为其纳粹和阿勃维尔成员的身份准备逃亡。被他照顾的犹太人,为其准备了一份声明,以便让辛德勒呈交给美国人证实自己曾挽救了一些犹太人的生命。并用金牙为其制造了一枚金戒指,铭刻“救一人如救苍生”。

一九四五年秋,辛德勒到达巴伐利亚。从此生活开始悲催。财富这个东西,从来都是缓慢积累,才能水到渠成的。所谓投资获得的一夜暴富,必须要在财富达到一定水平后,才能实现。否则,挣到的钱,会随着生活逐渐消耗掉,最终所剩无几。陷入一个穷者越穷的恶性循环。

所以,一个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在财富大量蒸发后,很难东山再起。能东山再起的,都是传奇。辛德勒以战争起家,对财富积累的领悟显然还不足以让其东山再起。为了维护犹太人所花费的百万美金,终其一生,也没有再次积聚。

而以富庶著称的犹太人,也没有给其善行相当的供养与回报。虽然辛德勒一贫如洗后,收到过犹太人组织的接济,但其数额,实在是让人觉得可怜。如果按照真实历史发展下去,到一九四八年,辛德勒会向美国犹太人联合分配委员会提出一份对他的战时开支加以补偿的请求。而结果就是,他只收到了一万五千美元。

虽然在战后,辛德勒曾经试图创业,但是,其生意也并没有得到生意遍地,财阀众多的犹太人的照顾,屡次破产。而其遗孀艾米丽辛德勒,也只在后世二零零一年得到了两万五千德国马克的支付款,和《辛德勒的名单》上映后,斯皮尔伯格寄给她的五万美元支票。

而《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的纯利润,有数亿美元之多!救助了一千余犹太人,花费了百万美元的辛德勒夫妇,战后获得的回报,如果按照购买力计算,还不到其投入的百分之一。实在让人有些感叹。

战后,犹太人追索德国战犯花费的钱也远比他们支付给辛德勒夫妇的要多。未见报恩如报仇者。这个道理看来不仅适用于中国。(。)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文娱抗日上海滩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