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生产力爆棚(5.2k)(3/5)

作品:《超级农业强国



当然,海底泥沙中的营养物质不是只有产出没有投入,鱼虾的粪便排泄物就包含了丰富的有机物和无机盐,是为海底泥沙补充各类元素的优质营养物质。

问题是,鱼虾们生长一斤的过程中能排泄多少东西?可能弥补得了水草和海藻疯长对海底地质营养元素的消耗吗?

总体而言,如果靠自然补充,不断捕捞的海洋牧场,实质上是在消耗资源的,终有一天自然补充会跟不上消耗。

所以,指望着一劳永逸的“聚宝盆”是一个可笑的想法。

周院士踱步过来,就很是赞同齐政所言:“齐董说得没错,海洋牧场的建设和维护是不能投机取巧,这个必须得踏踏实实的干。你们以为海洋就不用‘施肥’了吗?不是的,说到底,这就跟耕地一样,只耕作不施肥,再肥沃的土壤也会变贫瘠……”

这一点周院士是很有体会的。他们团队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对海洋牧场海底的海泥和岩层进行了化验和监测,主要检查海底的微量元素含量是否低于常态。

谁让嘉谷海洋牧场里的水草海藻长势这么疯狂?尤其那片巨藻丛林,任何人看到的一瞬间,都震惊了!

为此,他们团队还研究出了一种“海底补肥”方案,即利用船底拖着一大堆长管子的特种船,这些管子的末端是开口的船锚,干活时尖锐的锚状设备插入泥沙中,特制的包含着矿物质的养料顺着管子往海底输入。

评估专家组对这个方案很感兴趣,但对于其在海洋牧场中的营养物质平衡中起到多大的作用,或者说实用性有多大,很是争论不休。

因为从嘉谷提交的资料看,通过这个方案为海底“补肥”的用量其实并不大,相比于海洋牧场旺盛的生产力,这“补肥量”只能说是略作补充。

每当听到这样的讨论,齐政唯有微笑以对,深藏功与名。

其实一开始他也没想到,在海洋生产中“作弊”,效果远超大陆生产。

但对海洋加深理解后,这似乎又是必然的。

因为大洋表层的物理条件特别适合各种生命。因此海洋生命,主要是浮游植物生命会快速发展,直到穷尽水中的某一关键营养元素。

生命离不开水,也离不开阳光和适宜的温度,但是也同样离不开一些关键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铁、钙等。大部分海域之所以“贫瘠”,就是物质和能量条件不齐全。即表层主要受营养盐限制,下层则受光照的限制,导致初级生产力低下。

在陆地上,限制因素更多的是水和温度,营养元素虽然可能不足,但是地表水流动,灰尘等,足以保证所有营养元素得到一定的供给。加上生态平衡,营养元素最后又回归土壤,再被利用,因此可以积累,循环利用。

而海洋中,均质化,分层,上下层一般不流动交换,海洋生物的排泄物或尸体的很大一部分会直接沉积到海底,有些物质比如说磷,很容易在海底和金属氧化物结合,难以再加入到循环中。表层海水营养元素因此而缺乏,以至于无法维持最基本的浮游植物生存,从而成为水中荒漠。

所以有一个说法,沙漠和大洋是生态无法持续的两个极端,一个缺水,一个缺营养元素。

只要某一两种关键营养元素得到补全(一般海洋中只缺铁和磷两种),大洋的生态潜力巨大。典型例子是火山灰——火山灰的元素比较全,所以一旦有火山爆发,一般都会引起周边海域生命大爆发。譬如08年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的一次火山爆发,在营养缺乏的东北太平洋撒下了大量火山灰,导致两年后阿拉斯加湾一条河里的洄游红大马哈鱼数量猛增20倍。

嘉谷海洋牧场当然不指望“火山爆发”来“补肥”,奈何有人是挂逼。

——能“引流”的灵阵,结合人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超级农业强国 最新章节第776章 生产力爆棚(5.2k)(3/5),网址:https://www.1234u.net//4/4215/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