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来一个失传的绝活儿(1/2)

作品:《相声大师

“西厢,这是十不闲的西厢啊。”尹爷惊叹不已。马三爷眼睛都瞪大了,直直地看着台上两人。严亮也傻了,嘴巴张的老大。楚城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评审团里面除了那些不懂传统相声门柳儿的大腕儿之外,也就是侯三爷和石先生两人淡定一了,他们去向文社听过现场,也知道他们会这段儿。十不闲莲花落这门艺术都快失传了,就更不要里面的这些曲目了,西厢的十不闲原本是有的,这里面懂行的艺人也都听老前辈念叨过。可是新中国之后就基本没有相声大会唱门柳儿这种事儿了,几十年过去了,中间又经过无数的风风雨雨,西厢这个十不闲莲花落的曲目早就支离破碎要失传了。那些会唱的老先生在这几十年时间老的老,死的死,伤的伤,这种没法表演的玩意儿又传承不下去,他们又不是方文岐那个倔老头,现在就已经没人会了。张文海和范文泉这两位老先生找了无数资料,也向无数位老先生问过当年的事儿,都没能把完整的西厢抢救出来,都还只是一份残本。他们现在唱的这个版本,还是何向东他们在残本的基础之上完善出来的,而后在观众面前不断演出,不断验证修改,才有了今天这个成熟的版本。你这得多难啊。所以他一句话唱出来,懂行的腕儿们就都惊着了,人家唱的可是失传的玩意儿,许多人耳朵一下子就竖起来了。唱完十不闲的曲牌,何向东再唱了一个发四喜:“姐在房中绣香袋,绣出西厢各色人儿来,这一边绣的是崔姐,那一边绣的是张秀才。”浅唱几句,何向东就收了,主要还是时间不允许,这里可不是他们向文社的舞台能让他随便造,如果在向文社他这段相声起码要演一个时。“好。”薛果带头叫一声好。观众纷纷应声,大声叫好,何向东刚刚唱的西厢的确很好听,正不正宗观众听不出来,但是好不好听他们是知道的,很显然刚才何向东的曲子征服了他们。叫好声连连,还有不少人在大声让何向东再来一个的。何向东在台上对观众笑了一下:“再来一个啊?你们给钱吗?”“给。”全场观众齐声呐喊。薛果笑着打趣道:“您呀,一分钱听七段儿,还管饭呢。”“哈哈哈……”何向东仰头大笑。观众也被逗得笑不停,倒不是这个包袱有多好笑,只是这个梗已经被这两人给玩坏了,这就可乐了。何向东挥挥手:“别闹,我呀唱一句就得了,咱们浅尝辄止,主要是咱们节目时间是有限的,我没法表演太多,等有机会呀,我好好的给大伙儿表演一回。”“好……”观众齐齐应声,掌声大振。何向东继续道:“这门柳儿是属于学唱,我们是学他们十不闲莲花落艺人的唱,这叫学唱,是属于相声四门功课学逗唱的学里面的。”这话一出,评审团许多评审眉头当时就是一皱,现在相声界公认的法就是所有唱的东西都是归类在唱里面,怎么这人总是提出一些离经背道的观呢。何向东却是没管那么多,继续道:“那么有观众会问了,那相声四门功课里面的唱到底是什么呢?”薛果道:“您给。”何向东掷地有声道:“那叫太平歌词。”此话一出,评审团的大腕儿们脸更黑了。何向东道:“太平歌词是从哪儿来的呢,它是从十不闲莲花落里面发源出来的一门艺术,以前在旧社会时期唱的人比较多,拉大车的啊,扛活儿的啊,都唱,但这个东西是我们相声行当的本门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呢,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唱了。”“瞧见没有?”何向东从手边上的一个袋子里面拿出了一对玉子来,他今天本来的是卖五器的,是不用玉子的,但是因为下午的时候他在向文社还演了一场,顺手就给带上了,这可起了大用了。何向东拿着两块黑色的水煮玉子,打了一下:“这叫玉子,是我们唱太平歌词用来伴奏的乐器,太平歌词是一韵到底的,板眼也不复杂,都是板起板落,我唱给大伙儿听听啊。”“那庄公闲游出趟城西,瞧见了他人骑马我骑驴,扭项回头瞅见一个推车的汉,要比上不足也比下有余……”观众听得都很新奇,不过倒是挺有味道的。马三爷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相声大师 最新章节第四百六十八章 来一个失传的绝活儿(1/2),网址:https://www.1234u.net//76/76430/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