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七年之痒(2/2)

作品:《诗意的情感

应了我们常说的那句话:干啥烦啥。如我们单位里有两位退役的乒乓球专业队员,他们的水平真是比我们高得多。如果他们要参加比赛,随随便便就能拿冠军。而且西安的比赛挺多,有的比赛奖金都是上千元,可是,他们别说不参加比赛,就是平常连球都不打,每次单位打比赛,都是领导发了话他们才开始找拍子找鞋,而且也不练球,直接上场就打比赛。这和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天天练球,常常打比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记得小时候学过一则寓言,说的是一种动物跟着鱼鹰学捕鱼,学了一阵就感觉这活太难干了,就去跟着喜鹊学盖房,可是,没学多久,觉得这活太简单了,没啥学的,然后就跟着猎狗去学打猎,可是,又觉得这活太危险了,最后就去跟着兔子学打洞,可是,又觉得这种活太累了,也不想学了。最后落了个一事无成。其实我们的许多人也是这样,无论干什么事只有三分钟的热量,一项工作还没干上多长时间就要跳槽了,就要转行了。搞到最后也不知道他有什么专长和特长。每当我们看到那些平凡而伟大的工匠们的专业技能时会赞叹不止,可是谁能知道他们在这项工作中花费了多少的时间和精力?每当我们看到运动员那精彩的比赛时会惊叹不已,可是,我们谁能知道他们为此付出了多少的代价和辛劳?毕加索奋斗到死都没有看到自己的成功。王羲之在写出《兰亭序》之前,把一池清水都染成了墨色。这就是铁杵成针,滴水穿石的功力,难怪爱迪生会说:成功是99%的汗水加1%的天赋。有人做过调查和统计,那些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们,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天资有多么高,而是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孜孜不倦地进行钻研和研究。由此可见,人们不成功的原因大多是因为缺少铁杵成针,滴水穿石的坚持和耐力,放弃了追求和理想。同样,“七年之痒”的真正原因并非完全是因为婚姻出了差错,而是人们对自己的婚姻感到了厌倦,有了喜新厌旧和抛弃旧爱的念头。这是人类情感固有的基因情绪。是这样,如果能当上皇帝,哪个人不想有三宫六院?如果可以毫无顾及地选择,有多少人还会再爱糟糠之妻?人们放弃追求和理想是因为人类本身具有很强的惰性,怕苦怕累,好逸恶劳,沉迷享乐。如果一个人能够享乐,谁还会去吃苦耐劳,发愤努力?实际上有很多人的发愤努力就是为了追求享乐,所以,一旦境况改变,就会放弃理想。“七年之痒”是人们为自己改变婚姻状况所编造的一个借口和理由,同样,我们放弃理想和追求也是有着种种的借口和理由。有了借口和理由,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就能心安理得,问心无愧。但是,放弃一个理想只需眨眼的功夫,但是,要坚持一个理想却需要一生的执著。人为什么要活着?应该是为了梦想而活着。如果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那活着的意义究竟会有多大?所以,我们应该坚守理想,执著追求,让人生活得更加精彩。(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 诗意的情感 最新章节第342章 七年之痒(2/2),网址:https://www.1234u.net//78/78394/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