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节深谋远虑赵家兄弟(2/3)

作品:《攻约梁山

行监视的军中勋贵如统制官石符练,以及忠于朝廷的沧漕要员等缺乏广泛耳目和消息来源,只对眼皮子底下的事清楚些,又眼皮子朝上,习惯紧盯上面的动态,对远离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大老爷的基层事和睁眼瞎差不多。侯爷利用这一,让情报网、李助的商贸护卫队在北方各地广泛隐讳委婉地宣传沧州是如何富裕,钱是如何好赚,百姓的生活是如何安宁幸福,不断吸引人来此打工创业举家迁来。和沧赵商务打交道的各地商家为让家中生意更好,在吹虚沧赵商品如何如何好时,也无意中宣传了沧州的美好,进一步扩大了沧州的吸引力,导致更多有胆子敢闯,或迫于生存不得不拼命寻求它路的百姓来到沧州寻找出路。南方的迁移者却是涌向了有闲置地的东海边。沧州有了源源不断的人口补充,有县乡和官府中基层公务人员暗中相助掩饰或者习惯了人口流动而无视人口变化,赵庄得以不断把上门寻找工作的家庭悄然大量移民海外。勤恳耐劳耐苦战的西北人,却是沧赵集团吸引来移民走的重中的重。西北贫瘠的土地难以让广大的人口吃饱饭。人口缓慢地流失,西北官府不以为意。却一释放出贫困户占有的可怜土地,让缺地可种的人能多些地。渐渐缓解着西北人的生存窘迫。而沧赵集团却从中得到了爱大汉民族,有远比内地人强烈得多的卫国激情、荣誉感和战斗勇气的大量西北人,海外政权有了更强大稳固的民众基础,南北两军也有了能战的铁骨。沧赵集团需要更多的西北人支撑强国脊梁,间接回报西北人民为大汉民族这么多年付出的巨大牺牲,战略目标也是在统一后要大量空置西北地区,让其自然恢复生态环境。计划要继续大量吸引走西北人移民。如今,沧州却是落在郑居中领导的一伙腐烂军官军痞的监视控制下,不方便大量移民。赵公廉通过军队扮马贼入辽国抢掠。光明正大地加强了和沧北其它三军州的主管和骨干将领的利益联系,进一步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利害关系后,终于收服了这三个军州,为移民撕开了沧北的通道。沧赵集团在各地的势力又转而宣传沧北的好处。但,下面的众多官吏不是沧赵集团的人。赵侯爷在这也没有老家赵庄在当地的根基和影响控制力,无法象在沧州那样把这些官吏大量换成自己人。大量移民难以瞒天过海。为掩饰人口流动中大量外来人口消失,军民共建的大型连锁客栈就出现了。通过这一手,赵侯爷巧妙地把当地军政官吏、乡间有钱的有力的等方方面面的势力串起来和军队拧成一股绳,共享边关开放形成的巨大人员流动商业兴隆带来的可观好处。也自然而然形成共同维护沧北四军州拥护州府领导的局面。利国利己的事,谁会不拥护?哪怕是和朝中权贵勾结,暗中对抗赵公廉的当地官员也不会在这事上搞事断自己的财路。开放形成的巨大流动人口很快就麻痹搞蒙了当地人的神经。利益吸引了当地‘有闲人’的注意力。四军州又不断地搞调军、整军、栽军、补入民间招收的好汉,军队往来不断。进一步弄混局面。神机军师主持的分散截留移民走的人口也就没人能觉察。每天大量人口人来人往的,谁知道外来者去哪了?谁会注意?离开了,很正常。不离开。留下了,可能与当地人争利。那当地人反而不乐意了。在这种情况下,你就是有心注意。也摸不着头脑,抓不着头绪。想抓,你也得有那个势力。如此整个沧北形成了一个比沧州更巨大更隐秘的移民通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赵公廉主政沧州的几年,把依朝廷政策栽撤的厢军留下亲信将领和骨干,其余人悄然移民了,又不断整军,名正言顺地把不堪用不一心的将领调到边关锻炼其实是变相整死,提拔追随者,只剩下石符练等少数不一心也不能随便弄死的高级军官,牢牢控制收服了军心,等朝廷支持赵公廉离开沧州老家,批准沧州军和清州军等额换防,又把团结凝聚在自己身边的禁军全部带走,其家族也在郑居中到来前全部从沧州移民走。剩下无法整治收服的禁军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攻约梁山 最新章节第357节深谋远虑赵家兄弟(2/3),网址:https://www.1234u.net//78/78519/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