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攻约梁山 > 第13节人品硬伤(2/3)

第13节人品硬伤(2/3)

上一页攻约梁山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战死,支身迎敌却毫不畏惧,死战不退,杀死众多贼目,血染征袍,如同血人,不幸最终英勇捐躯,令人扼腕长叹……死了众多军官,将士折损上千,连都监都死了,看来东昌府确实和强盗恶战了一场,不会有假。可大捷就是笑话了。你统军的总指挥都死了,哪,谁它妈的指挥军队打胜了这一仗?莫非你田师中也在场英勇了一把,代替了指挥?且不你那贪生怕死的尿性,就算你不怕死,有报国杀敌心,敢亲监战场,可你一个只会空话的文官懂打仗吗?会指挥如此规模的大战吗?还是你东昌府练兵有方,更知耻而后勇,没有总指挥,部下将领和将士也有能力自行组织有效战斗,不但不溃败,还能大胜?你东昌府的兵它妈的比西军还厉害呀?你田师中和那什么王庆绪的治军能力比大宋公认治军第一人赵公廉都强出百倍呀!?出来,我权且敢信,你它么自己敢信吗?你们这些人如果真有这本事和羞耻心,还会被赵公廉当贼寇一样从沧北全力赶走?若是多府联军作战,只东昌府折了总指挥,还有其他州府大将支援,仍能打胜仗。可你东昌府的兵将会听别府将主指挥?从沧北裁下来的,别大将,就是普通士卒,又哪个不是桀傲不训的军痞大爷无赖?这么些鸟人,王庆绪活着都未必能指挥得动。别府将主会无知又勇敢地主动承担起代替指挥的重任?那不是主动找气受,找战败的极大风险和罪名背?那不是忠君爱国勇担责任的大无谓,那是混够官场急着找死的傻比。梁山周围的军队中有这种高尚的傻比吗?什么时候,我大宋的将领居然有如此高的觉悟了?利益一致的西军各部遇到这种事也不行啊。都是各顾各的战斗利益。见死不救不一定,但指定不会管别军的事。单从争功角度论,这种可能也不存在。你少一,我的功才能大一。突出自己的功劳才是官僚必然的首先,军队在战场上更如此,岂会指挥别人的军队打胜仗分功?白时中暗骂田师中谎得真有胆子,不愧是打边关混多年见识过大世面的官员。想冒功讨皇帝欢心请封赏,请发阵亡将士大笔抚恤金好贪污,也不能这么个夸张的弄法啊哪。这时候的白时中也多少知道各地官府清理通盗兵的做法了。因为被皇帝贬官并恶意打发去各地监督整军的前兵部尚书和二把手左侍郎,离开有禁军重兵空前严厉把守显得更安全的京城地区后不久就遭遇流民和叛军组成的叛国投海盗大潮淹没了,幸福地早早升天,不用拿养尊处优惯了受不得一累的老命玩疲于奔命地奔波全国出差了,连本人带随行的家中护院教头和打手一并被杀抢个干净。死了还怨不得别人。是这两官员自己享受惯了,当高官当习惯了,又对骤变的地方情况无知,落难了出差也不忘贪图舒服安逸摆谱。摆谱也不但是耍威风给地方百姓看,有公事考虑。不再是大权在握的兵部核心领导了,要想震慑地方官员拿他们当正经菜对待,想得到好招待,就得装虎威犹在的架式,否则还干个屁督促整军。地方众诸侯谁会在乎两个仕途和威势全没有了的老家伙bb什么催促什么。所以,所乘马车那个豪华显眼;随行人员众多不,娇美侍女妾和平常会伺候主子的家奴也样样不缺;一大群人那个高头大马显赫劲......在眼下剧烈动荡危机四伏的大宋赶路,这两前兵部大佬的队伍和黑夜中的熊熊火炬有什么区别?这么耀眼的架式落入大着胆子疯狂一把争取吃个饱悠然投海盗帝国当公民的“大潮”眼里自然是必抢的……所以,白时中瞅着奏折不无恶意地想:“当不上宰相的官员,这素质就是不行。蒋兵部是。田师中等也是。怕是梁山周围的官府把逃兵都趁机归了战损项,不但掩盖了治军不力的罪责,还能有大笔的封赏与抚恤银子捞。打得真是好一手算盘。”他的猜测还真蒙对了。梁山周围的官府就是这么打算的。反正祝家贼寇就算没全被梁山人神奇地全消灭了,也指定是损失惨重,无力再打梁山,要不然也不会赶紧跑得不知去向。这是铁打的贼损事实,不怕朝廷得知桃花山强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攻约梁山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