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历史的偏差(2/3)

作品:《烈明

刚要跟随着大队出宫。却被一个声音叫住。

回身一看,却是刚刚在崇祯皇帝身后的‘侍’立的那名品级不低的中年宦官。

宽宽的额头,细眉长目,身形微胖,脸上挂着微笑。朱平安一愣,但曹化淳却是回身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随即快步离开。

“王公公!可是叫下官?”刚刚的‘交’谈中,朱平安已经知道了王承恩的名字。心知这边是跟随崇祯皇帝走到最后的唯一一个人,因此心中对其也是感佩莫名,施礼说话时也是格外的恭敬。

“朱大人客气了!奉陛下的旨意,这次封赏还有些话,要对大人‘交’待清楚,请朱大人随咱家到值房一行!”

朱平安不敢怠慢,便随着王承恩来到了乾清宫不远处的值房内。一进值房,王承恩便吩咐心腹将值房看护起来,等闲人等不得靠近,这平白的让朱平安也紧张起来。

王承恩看看朱平安的表情,不由一笑,亲自倒杯茶递到朱平安的手中。“大人不必介意,只是因为咱家接下来说的这些话事涉天家机密,又是奉了万岁爷的旨意,不得不小心从事!”

看着朱平安不明所以的样子,王承恩闻言宽慰了几句,在朱平安的对面落座。“敢问朱大人,对这次陛下的封赏可是满意?”

朱平安一惊,赶忙起身回话,“公公说的哪里话,雷霆雨‘露’俱是天恩,这次‘蒙’皇上恩裳,下官一跃成为二品武官,心中怎能不满意呢?”

王承恩笑了笑,“恕咱家直言,依照大人此次的军功,只得一个副总兵的官职,的确是有些亏待大人了。”

朱平安连忙想解释一下,但王承恩却将其按坐回椅子上。“大人不必忐忑,这不是咱家的意思。而是陛下要咱家转告大人的话,这些话在朝中文武面前万万不能提及,所以只能出得咱家口。入得大人耳!”

“陛下也知是薄待了大人,但就因为大人是宗室,所以这山东的差使必须由大人前去才最为合适!”

朱平安一脸‘迷’茫。

“实不相瞒,大人父子两代都是我大明的忠臣,陛下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在此次朝会前,陛下便已经得知了大人的真正身份,之所以没有责罚。便是体会到了大人父子的无奈和苦楚,由此也想到将这件差使‘交’由大人去办!”

朱平安听得越发的糊涂了。搞了半天。崇祯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份,那‘交’给自己的又会是什么差使,和去山东上任有何关系呢?

王承恩看出朱平安的疑‘惑’,当下不再解释。而是取出了一份大明地图展于桌上。

“大人请看,这里是登州府,这里是威海卫,威海卫与登州府连成一线,牢牢控制着山东南部的海岸线。”

王承恩一笑,脸上带了些考究的意味,“咱家想问问大人,登州与威海卫和天津卫隔海相望,之间如果跨海横渡。需要多长时间呢?”

这个朱平安还是了解的,“回公公的话,顺风航行的话。大概两天,如果逆风而行,不过四天的时间!”

“那天津卫至京师呢?”王承恩紧接着问道。

“车马不过一天的行程!……?”朱平安下意识的回答道,随即好像察觉到王承恩话里话外的意思是什么,但又抓不到重点,这就样隐隐约约。云笼雾罩,一时间额头上满是汗水。

王承恩索‘性’丢开了地图。双目紧盯着朱平安,“大人雄踞登州、威海卫一线,有了圣谕,自然可以编练水师。咱家斗胆问一句,如果京师有变故,大人可以几日抵达呢?”

“最多不过七天的时间!”听到王承恩如此一问,朱平安顿时悚然而惊,“公公的意思是……!”

王承恩重重的点点头,“大人总算明白咱家的意思了,这可是陛下对大人的期望所在,还请大人万勿辜负陛下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烈明 最新章节第九章 历史的偏差(2/3),网址:https://www.1234u.net//8/8452/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