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大明小公爷 > 第777章 对张家的安排(1/3)

第777章 对张家的安排(1/3)

上一章大明小公爷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去年年底,李云睿捐了三千万贯,徐家捐了一千万贯,朱高炽拿了一千万贯,组成了一个五千万贯的大型教育基金,用于在整个大明十三布政司推广教育。

这些钱主要用于支付教书先生的薪俸和购买相关书籍,至于校舍,由当地官府动员百姓修建。

朝廷要求每一千户人家必须配置一所蒙学院,学制四年,学龄为六到十岁,学习《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百家姓》、四书五经等国学、数学、音乐、美术等课程;每三千户人家,配置一所初级中学,研习各种经义文章,学习物理、化学、数学等课程。

初级中学之后,喜欢参加科举的参加科举,也可以考大明工学院和长安工学院,以及规划中北京工学院。

五千万贯中六成,约合两百万两白银用于招聘教师,年薪四十两,总共招了五万人。这点人数要是搁在后世,估计连一个二线城市的教师人数都不够,但在大明已经很多了:大明十三布政司,共有140府,193州,1138县,这样平均下来,一个县将近40名教师。

为了配合推广基础教育,李云睿拿出三百万贯,组织了五十支宣传队,将他们送到各地,走街串巷喊口号、贴标语,表演一些推广教育的节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教育是立国之本”之类的口号,李云睿一个都没有用,他宣传的口号都是比较功利化,比如“农村要想脱贫致富,孩子教育优先铺路”、“发家致富靠学业,光明前途靠教育”、“要想家庭日子好,孩子教育少不了”、“谁拥有了知识,谁就拥有了财富”。

这种贴近百姓生活气息的口号,才能引起老百姓的兴趣!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

至于表演的节目,大都是解密道士抓鬼、油锅取物、神符显字等秘术,给百姓讲解其中原理,以增强他们想学习的欲望。

所有事情都在有序推进,百姓家孩子的入学人数呈几何级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三百万适龄少年、儿童进入了蒙学院和初级中学。

当然,数量还在进一步增加中,根据李云睿的预测,大明6到14岁的人口,应该在一千万左右。数据是李云睿根据明朝平均年龄推算出来的。

这年头,人均寿命45岁左右,可以说,低得可怜。

李云睿不指望所有适龄少年、儿童都能上学,他觉得有六到八成的人能入学,就已经很不错了。

但对安南这个新占之地,为了达成“欲灭其国,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先灭其文化”的目的,李云睿才向三人提出了强制就学的要求。

安南旧臣听了曾啓的解释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普及教育已经上升到国策的位置,不是安南旧臣们所能改变的,所以他们只能接受。

对于政务所的解释,曾啓则直接给他们讲起了生意经。

曾啓告诉这些官员,为了让安南百姓富裕起立,朝廷准备大规模购买安南地区的稻米及其他交趾特产,第一年预计购买金额在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其中稻米两千万石,价格定在五钱银子一石,其余五百万两是金银器、大象、苏木、翠玉、香料、珍珠,以后每年会逐步提高采购数量。

当然,这还只是朝廷的采购而已,除此之外,民间还有会一些采购,可能也会高达千万两。

讨论群伍陸彡彡陸伍

讲完了生意经,曾啓告诉安南旧臣,朝廷设置政务所的目的,就是为了采购这些物资。

安南旧臣听曾啓说了两千五百万两的数字后,惊得下巴差点掉下来,这是一年的采购量,如果十年呢,那岂不是两亿五千万两?

张辅打下安南之后,将所有的黄策鱼鳞收集起来,统计了安南的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大明小公爷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