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明末风暴 > 六零八、三年磨剑今试锋(四)(1/3)

六零八、三年磨剑今试锋(四)(1/3)

上一章明末风暴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趣阁在线收听!
听闻俞国振将来,坤兴顿时兴奋极了,但上回父皇严厉的目光,让她心有余悸,因此不敢表露出来,只能用忙碌来掩饰自己。

从客厅里茶几摆放的位置,到父皇书房里每一本书的抹拭,坤兴都一一亲而为:客厅是父皇见他的地方,书房是两人秘谈的地方。

上午十时,客厅里的大座钟敲响了。这个大座钟乃是新襄钟表厂的物产,做得富丽堂皇,还镶嵌了不少宝石珠玉,价值十五金元,也就是相当于一千五百银元,以崇祯的收入虽然买得起,可生姓节俭的他如何舍得。

这座座钟是俞国振送的,除此之外,屋里的许多摆设,有用或无用的,不是俞国振所赠,就是方、张等崇祯旧臣所送。与大明相比,俞国振对于各级官员的待遇可谓丰厚至极,象方孔炤、张秉文这样一省总督,一个月的月薪可以达到二十金元,约摸相当于过去的两千两白银,再加上职贴、补助,还有年底的福利,全年收入可以达到五百金元,也就是过去的五万两白银。

与高薪成正比的是严厉的反腐措施,朱元璋曾想出剥皮实草这样的段来反腐,但可惜的是这种反腐只能期待出现清廉的上司才行。而新襄体系下的反腐依靠的是相对完整的监察与制约制度,虽然这不可能根治[***],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的成本。比如说,上司任命了下级,那么就必须对下级的[***]行为进行监督,若是下级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贪腐,那么上级除了要因为未尽到监督责任而受到降薪、罚薪处分外,甚至可能因为连累而丢失官职、玩乎职守而锒铛入狱。

就是这样,[***]现象也难以根除,仅过去一年中,新襄体系下因为贪腐而丢官的人数便达到了一百一十七人,其中被处以极刑的有二十四人,其中不乏是虎卫系统退役下去的功臣。

坤兴听得钟响,立刻来到了自己的闺房,透过向着南的窗子,她可以清楚地看到院子里的情形。

父皇、母后都没有出来,但是大弟慈烺带着两个小弟已经跑到了院子里,另外就是闻讯而来的沈犹龙等旧臣。

沈犹龙现在算是崇祯的秘书,负责给崇祯做点校对工作,每个月能领到三个金元的收入,也能维持一定体面的生活。最初时他还有些愤愤,后来也就习惯了,连崇祯天子都是自己养活自己,何况他!

很快,坤兴就看到俞国振出现在院子里,和以往见到他时一样,他仍然穿着那身制服,英气逼人,虽然已经是三十岁的人了,可岁月仿佛没有在他身上留下痕迹,如果非要说有,那就是比过去显得更加沉稳。

一笑一言,安人心房。

坤兴悄悄用捂着自己的胸膛,因为俞国振不经意往这边看过来的一眼,那儿跳得厉害。

她知道,站在俞国振那个地方,根本不可能看到她,但却仍然忍不住心跳不止。

“济民先生,一年未见,实在想念!”朱慈烺向着俞国振行了一个军礼。

俞国振还礼后笑道:“你还是想入华夏军?”

朱慈烺大窘,嘘了一声,俞国振立刻明白,嘿嘿笑了笑,举表示歉意。这可是他和这位大明皇子之间的秘密,若是给崇祯知道了,必定要闹翻天来。

不过俞国振也不主张朱慈烺加入军队,无论是从他朱家的角度,还是从俞国振的角度,朱慈烺从事任何行业都会有前途,唯独加入军队是绝无前途可言。即使俞国振不做任何吩咐,下面的军官,也绝对不会允许崇祯的子孙在军队里出头的。&ns;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明末风暴章节列表下一页